首页
行业解决方案
定做指南
职业装展厅
职业服面料
职业服装款式
帮助中心
联系我们
RSS订阅
首页新闻内容

成都制衣厂 由制造转变为创造

[ 录入者:mtladmin | 时间:2009-11-20 08:47 | 作者:mtladmin | 来源:未知 | 浏览:次 ]

由“制造”转变为“创造”,其积极意义无庸赘言,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?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
  一是要丢掉幻想,准备竞争。这些年来,我们之所以在自主创新方面徘徊不前,有些领域和国外的差距还被拉大,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幻想太多,许多人沉醉于“融入全球化”的美梦当中,幻想通过“市场换技术”这样一条“最舒服、最便捷”的道路,实现科技进步。结果如何呢?正如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不久前尖锐指出的那样,市场让出去了,但技术却仍然牢牢控制在别人手里。

  二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。目前,民营企业在国内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。经营机制灵活,效率比较高,是其长;但民营企业往往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,对需要长期大量投资、短期内又很难见到效益的技术创新活动,往往缺乏必要的兴趣,则是其短,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引导、有时甚至需要通过政府采购、补贴的方式来给予支持。此外,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,往往还会遭遇手腕毒辣的国外竞争对手的狙击,其惯用的战术是:一旦我自主研发有了成果,他们就马上降低转让门坎,甚至低价倾销,使我们的自有技术胎死腹中。

  三是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之间的关系。“自主创新”当然是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创新,但这决不是笼统地放弃或拒绝技术引进,而是强调对引进的技术要在消化吸收后进行再创新。日本正是实行了以创新为目标的技术引进—消化吸收—再创新的策略,才取得了连欧美都叹为观止的经济成就。有人形象比喻,日本人每引进100美元的技术,就要用200美元来学习、消化然后再创新,再用创新的专利技术赚回300美元。在这方面,我们不妨平心静气地借鉴一下日本的成功经验。

  总的来说,从“制造”转为“创造”,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。需要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,需要承担投入之后长期没有回报的风险,需要准备进行更残酷的竞争。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符合中国实际的方法,从“制造”转为“创造”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。